从方案到原理,电瓶选型原则,需求计算方法,搭配合理性,采购避坑,房车/床车/钓鱼车加装副电瓶,看这一篇即可,有需求的建议从头看到尾,不要跳。
当然,也可以购买移动电源成品,车用家用接口都有了。缺点是性价比太低,户外充电不方便,只能作为短时出门用途,而且容量较小否则体积超大充电时搬进搬出不方便。
简单并联副电瓶
选用同型号的副电瓶直接并联,用行车发电机充电,同放同充,相当于一个更大的电瓶,简单方便。
适合主电瓶容量很小比如只有40AH,这样简单并一个电瓶成为80Ah,平时使用不必那么小心翼翼,停车听会歌都提心掉胆。
但加装大容量电瓶不能简单处理,因为发电机的能力是有限的,同时给俩电瓶充电可能会超载。轻则行车用电不足导致车辆抖动(行车电脑、喷油、点火都是要用电的,任一环掉链子都会罢工),重则熄火或烧毁发电机(假如此时正在高速上行车…)
所以这只是个引子,介绍下原理,非实用的可选方案。
双电瓶手动隔离
选用铅酸副电瓶,与主电瓶并联,中间加直流空开放在座位边。
空开平时断开,副电瓶作为生活用电来源,不影响主电瓶。
行车时发电机给主电瓶充满后手动合上空开,给副电瓶充电。
一天开车几个小时的话,不担心没电用。
- S0 为直流空开,电流选大点,作手动开关用
- F1 作用是防止生活用电短路或过载,保护主电瓶和发电机
其电流要根据发电机富余电流选择,小了老熔断,大了无保护作用
什么是发电机富余电流?
保证行车用电,大灯、空调等必要电器后,还有多少电流能给电瓶充电,不同的车辆是不同的
此方案对户外用电需求不大时可以满足,手机、平板、无人机、笔记本,甚至烧烧开水、煮煮方便面、小功率的电饭煲都是可以的。但停留一两天不动的话是不够用的。
根据墨菲定律,只要存在忘记的可能,就一定会有忘记的时候。
如果忘了合上充电还好,但要停车时忘了断开,生活用电将主电瓶给拉光了车子在野外抛锚就有得乐了。
所以这仍然不是推荐方案,但可以实用,只是局限性较大。
双电瓶自动隔离
此方案是目前大多数房车/床车(房车用的还多一点)所采用的方案,不同的只是副电瓶的大小选择而已,电路、配件或有区别,但原理是相同的。
- 通过RP1检测电瓶电压,满电后KT1导通,K1延时接通给副电瓶充电;停车熄火后,主电瓶电压会往下掉,KT1断开导致K1断开,断开副电瓶的连接,完成自动通断功能。
- S1 是借电启动按钮,主电瓶亏电时,可以借副电瓶启动(但这里有个很大的坑,后面再说)
- S0 日常合上,长时间停车时手动断开。
调试步骤
- 延时继电器KT1时间调到0,多圈电位器RP1阻值调到最大
- 不要接副电瓶,启动车辆
- 等待主电瓶充满(车充、MP3等都可以显示电瓶电压)
- 往下调RP1,直至KT1导通(LED指示灯E1会亮)
- 继续往下调2-5圈
- 车辆熄火,观察电瓶电压,在13.5V以下时KT1断开为宜
不合适则继续调RP1- KT1时间调节到30秒以上,接上副电瓶
如图配置大概可以提供最大 800Wh 的电能输出,可应付短期的户外活动。100W 的车载电饭锅,煮一人饭量大概30-40分钟,煮几顿是没问题的。小型的电磁炉炒个菜也可以应对。但要维持一只车载冰箱却是不够的,除非只供冰箱其它都不用电可能勉强坚持24小时。
个人以为户外活动,冰箱是最重要的电器。没有它,你多带食材,天热会坏掉。
当然,顿顿煮方便面,每天开车充充电,在外坚持一周十天也不是不可以啊?来野外玩是休闲和放松,不是去做苦行僧挑战极限,家里空调房睡觉不香?
那可以加大副电瓶啊?是可以,但总有上限,不同的车发电机能力不一样,有些车可能 200Ah 甚至 300Ah 也能带动,但 100Ah 是个保险的数值,太大的话直接充电可能会出问题,要改造充电电路。
而且铅酸电瓶加大后体积重量都非常可观,对床车/钓鱼车有限的空间来说,不现实。
那怎么办?换锂电瓶。
改装作坊说自动隔离模块全智能,手动开关没有必要
- 任何自动控制都要考虑万一失效怎么办?
- 对富余电流不足的车型,夜晚开大灯又开空调时,可以手动关掉,以保证行车用电。白天行车时才打开交给自动控制。
- 预见一段时间几乎不用电时,充满副电瓶后可以关掉,偶尔打开补补电即可。不用时检测电路也是要消耗主电瓶电量,长时间不启动的话这个消耗也不可忽视。
双电瓶隔离智能模块
- 这个可以采用,但要选对合适配件。接线安装省事,数字化设置启停截止电压,非常方便。但仅此而已,省的是一次性的工作。
图中虚线框部分封闭在盒子里,引出A,B,C三点,就是个最简单的“智能”模块。 - 这类模块低的二三百,高的一二千,都是暴利,其实原理和功能跟上图一样一样的,只是加了个壳和电压显示而已。但这种东西放发动机舱里,平时看不见,外观附加值不实用。
如果产品做好还说得过去,但有些是要害命的。车上电压低,所以电流都很大,有些模块就引出三个10平方的线头,这种就完全是坑钱还坑人。主副电瓶间的充电主线至少要16平方起最好25以上,模块一定要引出M8或M6铜柱,引线的不要。总之,接线头就是要傻/大/粗。 - 我见过某模块,引出线目测10平方,里面的继电器用的十几块的通用继电器,通过电流不会超过30A,这种只能用在开始介绍的简单并联中的小铅酸电瓶,但介绍中没有任何提示,同样也敢叫智能双电瓶隔离器。
- 个人建议控制电路越简单越好,关键是K1要买好点。选个顶级品牌200A的继电器,也就200来元吧,普通的几十块。将钱花在平时看不见的外观和所谓智能板上,核心器件却是个缩水货,我所不取也。
“借电启动”坑
- 模块上的借电开关一般是控制KT1,而不是直接代替K1,这在电瓶完全亏电时是不起作用的(智能模块里有个小的单片机程序在检测电压,如果亏电到模块都不能启动了,它是没办法去控制K1的),坑之一。
- 即使如图开关直接代替K1,但问题会出在线路和保险F1上。F1防后级短路,保护原车,所以其电流是略大于发电机的富余输出电流。但启动车辆时,电流往往高达300A,即使短时间内线受得了,F1也一定会熔断(不断的是因为质量不好),坑之二。
- 非要借电启动也可以有方案的,但主电瓶亏电是小概率事件,为此增加判断切换电路是不划算的。也许平时不用,偶一次要用时切换电路却坏了(发动机舱温度环境对器件是个考验),那就尴尬了。
可以准备两个保险,大保险平时不用,要借电时临时启用就可以了。
后面的方案中就采用了并联的自恢复保险的方式。 - 事实上个人并不推荐直接“借电启动”,对主副电瓶间的线压力太大了。可以手动接通并联保险,让副电瓶给主电瓶充电5-10分钟,断开,再去启动车辆,不行重来充电时间再加长点。
- 就你坑多,用的人为什么都没事?主电瓶亏电是小概率事件,敢玩改装车的对电瓶也更有保护意识,发生的概率就更低了。真有发生而没事的,要么F1配得很大(失去保护作用),要么F1质量不好(该熔断时不断),要么根本没配保险(无良坑)。
磷酸铁锂电池
前面都是采用铅酸副电瓶,优点是成本低、成熟度高、安全性好、周边电路简单可靠,缺点是体重大、充电慢、放电效率低。
传统意义上的锂电池为锂离子锂电池或聚合物锂电池,它跟铅酸电池各种指标完全相反是两个极端。
价格贵、不成熟、安全性差,重量轻、体积小、充放电效率高。
而磷酸铁锂电池各方面都中庸一点(它们都可以叫锂电池,但一般称铁锂以示区别)。
- 锂电200℃就会自燃,铁锂耐温至少500℃,好的到800℃自燃。
- 锂电受到冲击穿刺大概率会自燃甚至爆炸,铁锂则大多只是冒烟。
- 同等标称容量,铁锂重量是铅酸三分之一。
- 100Ah的电瓶,铅酸能放出60Ah就算比较好的,铁锂能放出80Ah,效率要高很多。
正因为它各方面比较均衡,相较铅酸电池又有较大的优势,个人改装床车逐渐成为首选,但业余爱好者对行车发电机与铁锂的充电匹配没有成熟的方案,找改装作坊,价高坑还多。
锂电池充电有何难点
- 行车发电机是为铅酸电池适配的,直接充锂电不合适
- 锂电内阻小,亏电时直充电流会非常大(跟短路也差不多),会影响发电机寿命和行车用电安全,甚至烧线。
- 锂电对充电方式有求,不能直接给个电压就完事了,一般是先恒流快充,再恒压慢充,再浮充保持。
- 锂电瓶配的“专用”充电器一般是220V输入的,直流充电器较少见,所以行车充电成为难点
有人反驳,我车上就是直接充的几个月了什么问题没有
首先你可能买的是“假锂电”,其次你的锂电不一定能充饱,再次锂电的寿命会下降。
我们见到的成品锂电瓶其实应该称为锂电池组。铁锂电芯电压为3.2V,需要4块串联才能组成12V的电瓶,要加大容量则先并联再串联。但因为电芯的不一致性,可能其中一块已经要撑死了,另外一块还饿着,容易造成容量充不满、发热、减寿等现象。所以需要一个电池管理系统BMS(特斯拉的强项),俗称保护板/均衡板。
保护板目前没有行业标准和官方批量,多是民间电子高手自行研制的,从几十到上千的都有,一般人难以选择。保护板有几个重要的参数,持续放电电流,最大充电电流,这两个是正相关的,一般持续放电电流是最大电充电流的2倍左右。
买一个200Ah的电瓶(成品电瓶都会内置保护板,给个接口你外置的是不负责的,跟我自组电瓶有何区别?),但商家内置个30A甚至20A的保护板,直充当然问题不大(不会拉死发电机了),只是特别慢,而且发热大。但你的稳定放电可能只有80A了,最大只能输出1KW的功率,好多电器都带不动(你说这算不算“假”锂电)。而好的保护板,可以稳定放出200A的电流,带2KW电器轻轻松松。
还一种可能是给你配的“异口”保护板,这种只能慢充,只能慢充,只能慢充。
一个电瓶宣称支持充电器、行车发电机、光伏板同时充电,一定是慢充。不要买,不要买,不要买(除非你不用大功率电器,那你买锂电干嘛,便宜的铅酸它不香么)
前面图中的电瓶都是“同口”充电的,就是放电和充电是同一组接线端子,这种是支持大电流快充的。只要散热达标,甚至可以1C充电(200Ah的电瓶,用200A的电流充电,1小时充满)。但不要真这么做,车上散热条件达不到。所以要控制充电电流,一般让它3-5小时充满比较合适。
这种可以“直充”的电瓶,看似解决了充电问题,却限制了电瓶的能力。而且简单粗爆的充电方式对锂电池相当不友好。(每次有手机电池爆炸新闻,商家就归咎于劣质充电器,是有原因的,很多便宜的充电器看似用起来一样,没什么问题,但埋下的定时炸弹不知保时发作)
说到保护板/均衡板,科普下硬知识,有自组电瓶想法的可以看看
- 主要是均衡串联电路中每块电池的电压使其保持一致
- 电路很多,常见的两类:旁路消耗法和能量转移法
- 对电压高的电池,启动一个旁路让它耗电降压,是为旁路消耗法
- 对电压高的电池,让它给其它电池充电,是为能量转移法
为什么称为转移而不是充电?一般是并一个电容上去给它降压,然后断开电容再并到缓冲电容上,再断开,负责另一电池的电容并到缓冲电容上借电,断开,回去给相应电池充电。通过中间电容将一个电池的能量转换到另一个电池。这个方法几乎没有损耗,所以效率高发热小。但串联较多时,电路非常非常复杂。保护板价格较高,不适合个人自制,只能购买。- 旁路消耗法效率较低发热大。但价格便宜,电路简单,个人都可以焊接。(可能有人说我这种方法发热不大呀,那是你的电芯一致性非常高,这种极品电芯,别说个人,对厂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)
实用方案之铁锂电瓶隔离
废话和铺垫这么多,终于看到方案了。
主体结构和自动隔离篇相同,只是副电瓶铅酸换铁锂,充电方式略有不同。
先补充下前面的借电坑,F0是自恢复保险,可以手动接通和跳掉。需要借电时将其接通,副电瓶反充一段时间,断开,再去发动汽车,这样比直接用副电瓶发动汽车好,主副电瓶连线不用承受过大的电流。 (那F1为什么不采用自恢复型呢?当然也可以,但熔断型体积小更容易安装)
- 发电机直流电过来没有直接给副电瓶,而是进了太阳能控制器A3,由A3管理充电,过充过放保护都有了。A3选PWM型即可,MTTP的用不上浪费。要求是电流大、能充铁锂电瓶、能接受直流电压输入(部分控制器只能给铅酸充电,有的明确标明只能接受光伏板输入,这些不适合此用法)
- 市电充电器也进了A3,这两种充电方式不会同时发生,可以直接并在一起。
- 采用太阳能控制器,接入市电或行车充电时,直流负载是不使用电瓶的,A3会优先给负载供电,有剩余的再充给副电瓶。如果负载用电大没有剩余,它又会从副电瓶取电一起给负载供电。
- K2 类似于UPS不间断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。接入市电时,它会断开逆变器,家用电器由市电供电。同时它也会断开行车发电机的隔离电路,防止临时发动车辆,两个电源太积极抢着要去充电而打架。
- 正常房车上的市电充电方式一般是有个交流充电器,市电进充电器,充电器再进电瓶。但专用充电器一般电流不高,大多设置为电瓶容量的1/10,需要10-12小时才能充满。而大功率的交流充电器可选择不多,价格也贵到怀疑人生(除非质量很差),有些都赶上一个电瓶的价格了。
而所谓的“专用”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开关电源+充电管理保护电路而已。
这里专用充电器功能进行拆分,开关电源只负责供应能量(它自己也有过载短路等保护的),将充电管理保护交给太阳能控制器。大功率的开关电源就太多选择了,丰俭由人,坏了购买更换也快。市电接通时,U3既是充电器,也是电源。 - U3根据设计的充电电流(取决于发电机富余电流)选择功率,比计算值高一点。输出要能微调,略高于12V(太阳能控制器一般能接受的下限是12V)。
- 虚线框中的 U4,A4 为可选配置。太阳能效率太低,房车车顶面积大可以配,毕竟不花钱且源源不断,蚊子腿子也是肉嘛,面积大点天气好积少成多充电量也是很可观的。床车就不要考虑了,留在那里只是为了以后自组移动太阳能板。A4的选择就比较普通了,要求能给铁锂充电,PWM或MTTP都行,理论上MTTP稍好,但效率主要受光照条件影响,MTTP的一点点提升小功率时意义不大。
- 如果只是小功率的移动太阳能板,只能停车充电。这种方式可以从A3上接出两插头放着,要用的时候插上就行了(断开手动隔离S0,防止临时发动车辆时打架)。画上A4只是为了方案完整。
- 逆变器A1,根据自己的电器功率和电瓶的输出功率选,计算的是额定功率。去马云家买,要注意行业习惯虚标峰值功率,实际能用的只有标称值的一半。比如要用1.5KW的热水壶,得买3.0KW以上的逆变器。另外逆变器够用就行,不是越大越好,这玩艺本身耗电不小,即使后面没有用电器,只要它开着,耗电量可赶上一台车载冰箱。所以不用交流时一定要将它关掉,随用随开。
- 库仑计A5,可选配置。最好选无线方式的,放在中控台,可以随时观察副电瓶状态。
本方案电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,电路不需要修改,只需按实际情况调整器件耐流值。适应多数户外情况,蒸饭炒菜烧水都可以。但无论电瓶多大,户外用电总是要合理节约,停一个地方不动,再大的电瓶也是不够用的。
碰到充电桩时,停车充电,去领略下当地的风土人情,逛下超市回来基本就充好了。
土豪懒人方案
看了前面一大堆接线,这个是不是耳目一新啊。超级简单就是它最大的优点。但是多功能的东西需要平衡,一般各单项肯定都不是最好的。
这个图中没有画太阳能接线方式,我对这种多功能模块兴趣不大,没仔细研究它能不能直接接太阳能并联充电,但想回它肯定是有解决方案的,这里就不细究了。
- 此方案土豪的不是价格,会高一些但不离谱(毕竟多功能大都是中庸东西)。而是配件比较小众,可选择性很少,组合方案不自由。比如U3,如果它只有30A的,你的大电池想快速充电也没办法,A1一体机,可选档位也少,如果只有2KW的,你3KW的电器就没办法使用(再加东西又没了简单的优势)。如果U3只有充铅酸的,你就不能使用锂电。选择少就限制多。
- 一旦出现故障,因为小众,采购周期较长,这在户外是不能忍受的,那么只有多买一份备件放着,这个价格就上去了而且还占地方。
- 多功能的体积较大,外形可选择少,对空间有限的床车就不能自由组合,空间损失没有办法。比如想放座位底下,但它没有合适的尺寸可选。
- 集成度太高,一点小问题就整个模块当机导致不能用电,只能待修或换,这个行为就比较土豪了。比如现在手机都是电池一体,一旦电池不行了,对大多数人来说,只能换一部手机,即使手机本身还能用。前面的方案配件都是大路货,随时可以买到。无论你在何处,都可以让马云爸爸就近仓库发给你,大多次日就能收到。
- 但如果它能组合出的方案正好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,它就不失为一个最佳方案。
最小需要多大的电瓶
根据自己的用电器最大功率,但为了节约用户,优先选择直流电器,交流电器不要太大功率。在外面常见的大功率电器就是热水壶、吹风机,多在1.5-1.8KW,以此为例。
电瓶持续放电电流 ≥ 1800W ÷ 12V = 150A,再放到 1.2-1.5倍,电瓶要能放电200A。(这是放电能力,决定能带多大的电器,不是电瓶容量,容量决定能用多久)
计算户外需要长时间使用的电器功率,比如冰箱、做自媒体的有各种拍摄器材,钓鱼的有增氧泵夜钓灯之类。冰箱50W,启停工作,算它持续功率40W,一天需要 40*24=960Wh。其它电器假如每天需要共500Wh,这样共 1500Wh。
电瓶容量至少得 1500 ÷ 12 * 1.2 = 150Ah,还完全不能干其它事情,少说也得个12V200Ah的。
晚上用空调呢?
这个……还是不要任性了,房车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。12V600Ah的电瓶,只给空调用,都不敢开整晚的(有车主说我就是600Ah,可以开整晚啊,那得看整晚是怎么定义的,有人睡5小时就算是整晚,我觉得10-12小时才算整晚啊)。
要不要上800/1000的大电瓶
先看补电是否方便?再看平时的使用率有多高?
- 如果去野外少经常有使用充电桩的机会,在资金允许,车子空间允许情况下,当然大一点好。
- 如果补电机会少,看行车发电机的能力,假如有60A的充电能力,每天行车4-5小时,可以选择250-300Ah的电瓶,保证每天都有满电用。再大就是浪费了,充不满的电瓶,就算有1000Ah,又有什么用呢?反而是累赘。
- 有钱有闲有兴趣,户外生活频率高的,按能力尽量往高配,你会发现所有的投入都值。
- 使用频率不高,满足最基本的户外水电需求再往上高档配。
有钱有任性的权力,可以不考虑这条。但不是说你买得起,一下几十上百万拿出来全部配置赶最好的选就叫有钱了(回头一看,这个没鸟用,那个是浪费后悔了),而是回头发现不实用,一年用不了几回,但没事丢车库里吃灰好了,我要的就是一年就算只用一天,也要那天用得方便舒服,才可以任性。
选好200Ah的电瓶,但各种价格都有,我该怎么选
- 便宜有便宜的原因,贵有贵的理由,贵的至少不会比便宜的更差,这是普适原则
- 以某国产最好的品牌为例,一节 3.2V200Ah 电芯价格在 400 以内,4节1600元,根据“电瓶80%的成本在电芯”,2000元是电瓶合理的价格,太低肯定有原因(但绝不是因为厂家直销)。
厂家会有些附加值,比如外观工艺更好,数码显示给改液晶,增加一些常用的接口等,再上浮个10%也是可以接受的,但要卖到3000甚至更高就是坑人了。 - 有些明确说了用的是小牌电芯或进口电芯,电芯价格、性能参数在官方都是可以查到的,按同样的方式可计算其合理价格区间。
容量定了,价格也在合理范围,怎么判断有没有坑
- 这个就比较难了,主要看运气
- 所有的商家都说我们用的是最好的/进口的电芯,还有各种贴图给你证明。但我们是用户,不是评测,谁买个新电瓶还拆开检查下?就算检查普通人能看懂?所以一切吹嘘皆忽视。
- 所有商家都说我们用的是最好的保护板,实际只会配一个功能将将够用最便宜的。
- 所有商家都说同行虚标。我买过6-80元一节的18650不下20种,包括三无/杂牌/品牌/进口,测试相差远不如价格大,而且无一例外,都虚标多少而已,所以这块不能太较真。
- 选可信度高的品牌/商家,不然说好200Ah, 实际只有80Ah,说好的品牌全新电芯,收到的可能是杂牌二手电芯。好的牌子,所有合理价格上浮10%以下的电瓶,没把握不要买。生意毕竟要赚钱的,怎么能让所有人都买到质量好价格又合理的产品,这不科学。
最大的坑:退货。
法规原因,不能邮寄大功率电瓶,快递和物流,都不会接个人单。
那我买来可以发?法规也会有漏洞的嘛,但有漏洞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能钻。
就算卖家支持无理由退货,也要有退不了的心理准备。
大胆虚标、假参数、以次充新,部分卖家就是就是指着坑你退不了。
全靠运气啊?那我选择时怎么比较,到底看什么
这就问对了,虚标与否,电芯啥牌子,我们是无法控制的。选择购时更应该关注参数(商家要参数也标假,大多时没有办法,参考前面的退货坑)。
技术流选择法
- 持续放电电流:决定能用多大功率的电器。
比如一个12V400Ah的电瓶,持续放电只能100A,电瓶看似很大,但最大功率不计损耗只有1200W(不过相比12V100Ah的电瓶,它能延长4倍的使用时间) - 最大充电电流:这个影响充电时间。至少要高于行车充电能力。
- 允许工作温度范围:当然是范围的好,如果40℃就不能用了,显然不适合在车上用。这个涉及安全,比是不是足容重要得多。
- 成品内阻(注意不是单电芯内阻):越小越好,20毫欧以上就不要了,至少价格要打折再打折。内阻大的自发热会很严重。而且这一项用户是比较好检测的(内阻仪不贵),不太好虚标。
国内某品牌 3.2V200Ah 全新电芯内阻是 0.2 毫欧,4串0.8。某电瓶宣称采用该电芯,但成品电瓶总内阻到了20 毫欧,就算不能以此判断其为假电芯,也可以判断其制造工艺极差,所用的连接铜片、导线偷工减料了,甚至可能是二手电芯。这条比较实用。 - 放电截止电压:正常的铁锂电瓶可以放到10V,个别的可到9.5V。如果成品电瓶放到11V就没电了……这里有问题。
- 充电时满电电压:正常在14.0-14.6间。
如果某个或几个电芯二手太久或质量太差,其电压达不到3.2,比如只有2.6,那么其它电池充饱后,此时均衡板一直在努力工作想将它的电压提上来但做不到,表现是充电一直发热,但电压就是上不去。但JS也会有说法,我们独特的xxx先进技术,不需要太高的电压就可以充电,1.3x就是可充满。这种先进技术还是让卖家留着当传家宝好了。 - 还有很多参数,但多是通用的大同小异看看就好,上面几个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。
- 有些通篇都是先进工艺,进口技术,卖家好评图片,就是羞于标参数的,直接放弃。
- 外观检测,知道了电芯型号,单芯的尺寸重量都可以查到。
几个组合在一起,就那么几种排法,总尺寸只有几种情况,再加上外壳,尺寸和重量总不能差太远吧?明显差距大的自然就是假货。重量不能更轻,也不能重太多(就加外壳重量),重太多的话肯定是其它电芯或更多块的小电芯组成的。
(磷酸铁锂按目前的技术,12V电瓶每100Ah重在10Kg左右)
这些可以在马云家排除80%的坑,尤其看着价格很有吸引力的宝贝时,不至于脑子一热就决定。
社工流选择法
- 是否允许开盖检查?
能开箱的话至少目测新旧、电芯参数是可以判断的。但很多电瓶用胶粘死或铆钉钉死的不让开,或者贴了标签撕毁不保。电瓶不是技术产品(电芯是),买来的标准电芯、买来的保护板,再加个壳,能看坏什么?为什么怕人看?是电芯有假还是工艺拿不出手? - 带充电器一起卖的,提出能否不要充电器?是否可以用其它标准充电器充电?
不行?都是标准电芯串成的电瓶,为什么非要用你家的充电器?是电瓶有非标猫腻?还是要强制搭售垃圾充电器?
可以不要充电器,减30块?为什么大电瓶标配这么垃圾的充电器?是因为电瓶只能用这个规格,大电流的充电器也充不快吗?
可以,你用什么充电器都可以充,发电机可以,光伏板可以,开关电源可以?那问题更大的,锂电不是铅酸给个电压就可以充电,充电器要满足一定的标准(一般先恒流,好一点的还可以先唤醒,再恒压充,充满会自停或以保护电压浮充),为什么你可以不挑食随便充?难道你给我免费内置了充电器,所以给个电压都行?
前提是你可以退货发货,不然卖家都可以答应,反正你也退不掉。
很多自媒体会做一些电瓶开箱及使用评测,可以参考,不能相信他们的结论。
有些纯粹是为了刷流量存在感,有人看就行,内容是否专业是否正确不重要。
有些是拿了赞助费的,这种没他们说的那么好,说不好的也不一定是真不好。
有些是自己不会用,也不知道专业测试方法,纯粹瞎黑的。
即懂又有独立立场真评测的,有,但不一定正好被你看到。
自组电瓶需要很高的技术吗
成品电瓶坑太多,自组电瓶怎么样,对技术要求高吗?
不不不,只要具备初中的电学知识就可以干这个活。
但是,它对技术以外的活要求挺高的。
难点主要在选择一致好的电芯,挑选可靠的保护板,然后是焊接技术与手工活。锂电怕高温,焊接时间短了不牢靠,长了有风险。电芯铜片连接部,操作时也是有风险的,过程中不能造成电芯短路,比如拧螺丝时扳手碰到了其它接线柱,这不是心里知道就可以不犯错的,考验的是平时的动手能力和习惯。
比如你知道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领,但你就是做不到卖油翁轻松做到的事。
太阳能板到底有没有必要
拿钱宣传的自媒体,说停这生活几天了,装了xxx太阳板,全靠太阳能就够生活用电了。
想想我们平时停车,是优先阴凉的地方还是曝晒的地方?
为了晒电池,故意停在太阳下生活,小功率的电器是有电用了,但你在车里生活半小时试试?没有悠闲,只有满头大汗。开空调?太阳能还补不回这个消耗呢,为什么不选择阴凉的地方?
但行车时,可由不得我们选择,既然必须被晒,车顶面积也够,当然要安装,白来的电能总比没有好。
移动太阳能板?功率做不大,长时停留某地进可以用(限制太多,人得附近守着),聊胜于无。
100W的移动光伏板,普通天气晒半天,能充个 0.1-0.2 度电吧。
硬板比折叠软板效率略高,同样一100W面积会小一些。
硬板买成品不适合移动,可以按车内空间买小板自组成最佳尺寸,方便收纳和移动,多块并联增加容量。但受限空间,总功率也做不太大,200W能补个0.5度电的话小车也能用一阵。